家用新風系統安裝注意事項及安裝合適時段
家用新風系統什么時候安裝合適宜,安裝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相信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下面為大家做一簡要總結。
家用新風系統安裝的合適時段
1.對于新交工的房屋來說,在裝修前就考慮室內空氣品質問題,做好相應預防措施,這樣可以減輕裝修造成的空氣質量問題,更好的避免日后因新風量不足而帶來的額外開銷。
2.對剛剛裝修完工的新房屋而言,應該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安裝新風換氣機,排出有害氣體,減輕裝修危害。
3.對于其他自然通風條件較差的房屋,編者都建議安裝新風換氣機調節室內空氣質量。
家用新風系統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1.送、排風口的距離要適當
排風口與送風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離以防氣流短路
2. 選用合適的風閥
從原則上講,系統風壓平衡的誤差在10%-15%以內,可以不設調節閥,但實際上僅靠調風管尺寸來調風壓是很困難的,所以,要設風量調節閥進行調節。
①風管分支處應設風量調節閥。在三通分支處可設三通調節閥,或在分支處設調節閥。
②明顯不利的環路可以不設調節閥,以減少阻力損失。
③在需防火閥處可用防火調節閥替代調節閥
④送風口處的百葉風口宜用帶調節閥的送風口,要求不高的可采用雙層百葉風口,用調節風口角度調節風量。
⑤新風進口處宜裝設可嚴密開關的風閥,嚴寒地區應裝設保溫風閥,有自動控制時,應采用電動風閥。
3.風管的布置
①要盡量減少局部阻力,即減少彎管、三通、變徑的數量。
②彎管的中心曲率半徑不要小于其風管直徑或邊長,一般可用1.25倍直徑或邊長。
③為便于風管系統的調節,在干管分支點前后,應預留測壓孔。測壓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大于5b(b為矩形風管的長邊或圓形風管的直徑),距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離應不小于2b。通風機出口處氣流較穩定的管段上宜應預留測壓孔。
4.新風進口位置
①進風口宜設在室外空氣比較潔凈的地方,保證空氣質量。
②宜設在北墻上,避免設在屋頂和西墻上,并宜設在建筑物的背陰處這樣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氣溫度低一些。
③進風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兩米,當進風口布置在綠化地帶時,則不宜小于一米。
④應盡量布置在排風口的上風側,且低于排風口,并盡量保持不小于10米的間距。
5.新風口的要求
①宜采用固定百葉窗。
②多雨地區宜采用防水百葉窗以防雨水進入。
③為防止鳥類進入,百葉窗內宜設金屬網。
6.排風管的新做法
類似酒店客房的排風系統設計可如下考慮:利用排氣扇將室內風排到走廊的吊頂內,在走廊設排風管排風,為有效利用余熱,排風機可設置于衛生間
7.風口與邊墻的距離
風口距墻不應小于1米
8. 風口的選用
①新風口,送風口用雙層百葉風口。
②回風口用格柵風口。
③排風口用雙層百葉。
④氟系統由于風量一般比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雙層百葉,不能用散流器。
⑤風機盤管帶兩個風口時宜選用帶調節閥的雙層百葉。
9. 風口的凝露
風口凝露是由于風口小,溫度低??杉哟箫L口尺寸防止凝露。
10.靜壓箱的計算
①靜壓箱控制風速宜不大于1.5m/s。
②出風截面積A=G/V(G為送風量),各方向截面積應一樣。
③一般的系統可以用風口變徑加消音器代替靜壓箱。
11.防排煙換氣次數的確定
①消防水泵間不小于4次
②變電室5-8次
③變電室5-8次
12.排煙口的布置
①超過60米,做排煙口。
②前室用常開型多葉送風口,每層設一個。
③間用自垂百葉風口,2-3層設一個。
13.房間的空氣壓力狀態
①建筑物內的空氣調節房間應維持正壓。
②建筑物內的廁所、盥洗間、各種設備用房應維持負壓負壓。
③旅館客房內應維持正壓,盥洗間應維持負壓。
④餐廳的前廳應維持正壓,廚房應維持負壓。餐廳內的空氣壓力應處于前廳和廚房之間。
14.吊頂內的風管布置原則
從上到下依次為:排煙風管,排風管,送風管,水管。
15.送、排風口的相對位置
空調房間并行送排風管時,送排風口盡量不要并列布置,最好交錯布置。
16.送風管的設計
盡量使風在送風管內不倒走,確保良好的管內氣流流動和出風效果。
17.三通與風管的搭接
和三通相接的管徑要于三通的口徑保持一致,不要變徑,避免局部損失過大。
1.排除余熱余濕的通風換氣次數的確定。
①消防水泵間不小于8次/h
②變電室10次/h
2.排煙主要是對地下車庫、面積超過100m2且無外窗的房間、內走道、中庭及面積超過50㎡的地下室
3.防煙
主要是對防煙樓梯間及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前室)進行加壓送風。
①風量計算參見《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②風口設置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前室)必須每層設置多葉送風口,防煙樓梯間可以隔層設置自垂式百葉送風口。
另外也可以采用自然排煙,即在有外窗并且外窗的可開啟面積滿足一定的要求,可以不用機械防煙。